查看原文
其他

你听说过七彩饺子、满族火锅、菜茶......吗?

校会君 华南师大学生会 2022-12-11


家乡风味,地道美食

祖国大江南北,美食丰富不同

饺子把年味锁牢,火锅香气缭绕

茶点独具芬芳味道,软糯年糕祝福美好

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同学们的家乡美食吧!


1

 七彩饺子 


人间至味是清欢,一瓣饺子,一份乡愁


我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女孩儿,在河北出生,长大,饺子是我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。在我的家乡——邢台,有这样一个说法:过年吃饺子,颜色越多,幸福越多。所以在我们的家乡,有一种饺子,叫七彩饺子。


七彩饺子的奥妙在和面上,用南瓜汁、芹菜汁、番茄汁等蔬菜水果汁和面,和好面后,再取适量不同颜色的面一层一层、轻轻地揉搓在一起,分成一个个小面团,用手轻压、擀皮,包出的饺子便是五颜六色,美丽至极。


在邢台,七彩饺子是一家团圆的象征,逢年过节,天南海北的人赶回家乡。不论贫穷富贵,人们总会一家人围着桌子包着五颜六色的饺子,除夕之夜或是大年初一,人们吃着“团圆饺子”一家人欢聚一堂团圆热闹。这七彩饺子,带着浓浓的乡情,寄托着父母对子女的祝愿、赤子对至亲的感恩和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爱,小小的饺子,包裹着近在咫尺的喜悦,包裹着浓浓的乡情,也包裹着天涯海角的思念


饺子,也是中国的传统美食。


从古至今,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和异乡人不计路途的遥远与艰辛,“有钱没钱,回家过年”这不仅仅是为了那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,更是为了那牵动心底的一份炽热真挚的乡愁。有“团圆”才叫“家”,有饺子才叫“过年”。


俗话说“好吃不过饺子”,吃饺子吃的不仅是美味,吃的还是祝福。“饺子”与“交子”谐音,蕴含着一种新旧交替、除旧迎新的意思。中国人取其“更岁交子”之意使饺子成为了春节特有的传统美食。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,在除夕夜里,窗外落雪无声,屋内灯火辉煌,锅内热气腾腾,再把所有的思念和祝福都包进薄薄的饺子面皮里,红红的火苗滚烫开了水,在辞旧迎新之际,盛出对来年的美好期望,吃出团圆的幸福。


家,是最奇妙的地方,离近了想要逃离,离远了又经常想起。人与家的距离,叫乡愁。乡愁总和食物联系在一起,我们在食物里思乡、怀旧,在味蕾里拉进与家的距离


小时候爱吃七彩饺子,也许是爱它的美味、漂亮。现在离家千里,那碗七彩饺子已不再是简单的食物,它已然成为了家的代表,爱的更多的,是饺子里的家乡气息。


文学院

刘沛然





2

 吉林乌拉满族火锅 


白雪皑皑,北风呼啸,时值隆冬,吉林地界。


木制牌匾、满汉双文,银白街道上不出百步,必有一家乌拉满族火锅店。据说当年女真(满族前身)军队在东北征战时,在雪地上支起一个架子,放上大铁锅加水,把野猪等猎物的肉切成薄片煮熟即食,这就是乌拉火锅的前身。想必在这雪虐风饕的崇山峻岭里,这热气腾腾的火锅,肯定与清初清军势如破竹有点关系。顺治帝挥师入京、建立王朝,除凭借坚甲利兵外,想必乌拉火锅也是具有极大号召力的。


到了乾隆皇帝,因其特别钟爱乌拉火锅,地方官员争相进贡火锅投其所好,一时间朝野上下乃至寻常百姓家吃火锅渐成风尚。想象一下,当年乾隆爷纵船顺流而下,两岸银装素裹、山野肃寂,叫一份热气腾腾的火锅,就连不苟言笑的皇家威严也热闹了起来:铜制的锅身下窄上宽,中间有一门洞,以便增添木炭加热,再辅以碗状底座,放入熬制奶白色的鸡肉老汤,呈环湖状。你呀可别小看这汤底,细闻竟有浅淡中药的香气,人参、冬虫夏草、麦冬、当归等名贵中药材可是制成这汤底必不可少的原料。


不一会,锅就热起来了,翻腾浓汤的阵阵香气、各式肉类排列整齐,长白山的鹿、千岩万壑里的狍、松花江里的鱼……极具特色的东北野味就地取材,肉质紧实、鲜嫩肥厚,再蘸上由芝麻酱、野山菌、腐乳、卤虾酱、香油、韭菜花等混制的蘸料,软嫩鲜香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,再涮上榛蘑、金针菜等丰腴华润的山珍,最后再补一碗浓郁回甘的汤,虽是在寒冬腊月里,肚子却是暖的。


记得小时候家里冷,我总是喜欢钻进被窝里,或是靠在暖气片旁边与家人嬉闹,太阳懒洋洋地爬到树梢,透过满是冰花的窗户,惬意非常。“咕嘟咕嘟……”,是火锅的味道,外公端上来熬了一上午的底汤,家人围坐一桌,涮一些自己喜欢的火锅单品:牛肉熟而不老,加上初秋捡拾的蘑菇、挖采的野菜、深秋腌制的酸菜……乌拉火锅的汤汁,赋予了食物新的活力,咬一口,牛肉的浓香、野菜的异香、汤汁的醇香,唇齿间都是立体的感受,让人在冰天雪地里也能渲染秋天的浓郁韵味


火锅,天南海北共有的美味,烹煮的食物虽简单,流连的是家的味道,我喜欢这样的乌拉火锅,虽不是山珍海味,但倾注的心意才最值得回味,生活糅取火锅的鲜美,加以冬日的暖阳调味,用爱来烹调,即使身处离家万水千山的广州,回忆起那萦绕在舌尖上的滋味,倒也温暖非常。


       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

霍姿园



3

 山西饸饹 


广州渐渐回暖的日子里,在飞机上完成一次季节的换装,穿越群山、跨过江海,我终于回到了这座北方小城。巍峨的太行山,伴着滚滚的黄河水,那便是我的家乡——山西晋城。一场大雪,正迎接着远归的游子们,一碗饸饹,是思念中家乡的味道。饸饹有很多种,作为一种家常面食,早已在百姓的生活中被赋予了多种色彩,浇上不同的菜汁,那便是一番不同的滋味,清汤饸饹,更是成为了晋城人独有的舌尖记忆


清汤饸饹

#用饸饹床压面


回溯历史,仓颉将“活络”二字造为“饸饹”,这便是饸饹的最初起源,“调和五行、活络筋骨”则是其最初的功效。从黄帝至今,饸饹更是逐渐成为了晋城人民必不可少的日常主食之一。


和面、压面、放锅、加水、下面、浇菜,一气呵成,一碗清汤饸饹便已做好,做法简单又极具特色。配菜需萝卜丝、瘦肉丝、豆角、豆芽、粉条,还可以加入豆腐等其他。用家家独有的饸饹床压面而成,圆柱体的面条结构紧密、柔顺爽口,吃的时候把肉菜面拌开,香气扑鼻,面筋道有力,此时再加一勺山西老陈醋,最有家的味道。群山深处,一座小城,一碗热气腾腾的饸饹面,人们心里美滋滋的。清汤饸饹是属于晋城独有的文化坐标,太行山上飘来的饸饹香气,是我魂牵梦绕家乡的味道。


我想把我的家乡说给你听,向你介绍晋城的美食,向你述说其中的故事。介绍家乡的饸饹,这是每一个晋城人的骄傲,更是我们的责任。一碗饸清汤饸饹,热气腾腾就像晋城人民,迎接着每一位远归的游子,也热情地欢迎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


旅游管理学院

高诗涵


4

 年糕 


如果说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话,南方人就是吃年糕了。每年正月初一这天,外婆都会自己蒸上一笼年糕,而昆明的老式年糕是不同于其他各地的米糕了。

大年初一的清早,窗外的西山还在夜幕里沉睡,早起的人儿点燃了爆竹,路灯在一侧等候着天明。浸泡了一天的新米和糯米已经撵细磨好,切碎的红绿蜜饯和红糖分别摆在砧板上,准备好漏网、蒸笼、一瓢水、一个盆,就可以正式制作年糕啦。雪白的米面像缤纷的小雪,经历揉、筛、摆、蒸,就成了软糯的年糕。



外婆将盆中的米面和上水,用她有力的手边揉搓边搅拌,然后将不均匀的颗粒捧入筛网中。细细的米面从筛网中露出,漏不下的大颗粒就用手捧起揉搓,一遍一遍把最后的大颗粒撵细,老昆明人将这一步骤叫做“盘”

随后是“摆”,雪白的米面均匀地躺在竹蒸笼里,用筷子或刀把使其平整,撒上蜜饯,用红糖绘一个“福”字,寓意新年有福。再用刀将米糕划分成小块就可以入锅了。





在二十分钟水蒸气的氤氲中,每一个小颗粒紧密贴合起来,就像中国人的齐心与团结。打开蒸笼,水蒸气里是淡淡的米香,清新、温软,是劳动人民最质朴的味道。

虽然每一年的年糕都有些小缺憾,糖放多了、水加少了、糕做薄了,蜜饯摆少了……但是生活不就是这样吗?有小缺憾才有小幸运,才有年年高


窗外的爆竹声愈加响亮,西山睡美人涂抹着朝霞梳妆,地球又踏上了绕日运动的征程,新的一年开始啦。


这个不变的传统在外婆双手的揉搓下,在每年正月初一的餐桌上上演,平平淡淡的年糕是长辈对晚辈的爱与祝福,是对新年的美好期待


心理学院

朱遥


5

 潮汕美食 


如果有人问我,什么是潮汕人的生活?那么我的回答是:想要了解潮汕人,要从吃的先说起。早餐档一碗热腾腾的满料薏米常常是潮汕人开始一天生活的“仪式”;而街头巷尾叫卖的豆花则是潮汕人别具风味的下午茶,嗜甜的潮汕人总是习惯撒上厚厚一层黑糖;到了宵夜时分,一碗牛肉丸粿条、一顿牛肉火锅是忙碌一天的潮汕人不约而同的选择。




潮汕人不仅吃牛,还“吃茶”,颇为讲究的功夫茶盘的旁边,常常可见各式各样的茶点。如果只喝茶,不吃茶点,长辈总会说“小心醉茶”。斋饼、酥饺是家中常备的茶点,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“甜”,茶水常常“搜肠刮肚”,因此要以甜食送之,在“嗜甜”中可以窥见潮汕人的“吃茶”智慧。潮人的生活中处处具有独特的美食文化。

文学院

陈静霞



6

 菜茶 


在中国,过年过节总是与美食和味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我们对味道的感受不单单萦绕在舌尖与鼻尖,还充盈着情感,飘散在记忆中。


我的家乡汕尾是海边城市。海,就是我们的生活气息。它弥漫在空气中,呼吸于建筑里,常驻在餐桌上。年夜饭,平日的主角白米饭俨然变成了跑龙套。成小山似堆起的螃蟹和濑尿虾才是排面担当,各类新鲜的海鱼和贝类更是让每顿饭都不重样。在汕尾吃海鲜,管饱!


可惜我是个“不幸”的孩子,生长在海边,却对海鲜过敏。面对满席的海鲜,却无法大快朵颐、痛快淋漓地享受。因此,比起海鲜的“鲜”,家乡的味道留给我更多的是茶的“香”



汕尾人喜喝茶,新年回乡,走亲访友,手边总是要有一杯茶的。但比起泡茶,我更喜欢喝芝麻茶。这芝麻茶做起来也简单,把芝麻和泡开的茶叶用擂和木杵碾碎,碎到芝麻和茶叶都粘在擂的表层上,再加一壶开水到擂中。碾碎的茶叶和芝麻在水中交融,自有一番清香。说起来在喝茶的时候还能嚼点芝麻,和现在的奶茶加珍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
回到家乡,喝芝麻茶时喜欢再加点炒米。炒米各地都有,很多地方会做成炒米糖,咬起来咯吱咯吱响。吃炒米也不为了吃饱,主要是吃香。茶香、米香、芝麻香,挑逗着鼻尖,再来一碗!小孩都喜欢香口的东西,记得我弟小时候抓了一大兜炒米,结果被院子里的鸡追着啄。以前读汪曾祺的《故乡的食物》:“一炒炒米,就让人觉得,快要过年了”,感到亲切。这种芝麻茶配炒米平时也常吃,只不过到了过年几乎天天有,不过也没那么讲究,讲究的是菜茶。


#菜茶


从小到大我也就吃过三次菜茶。菜茶又叫壮丁茶,一般是家中有大喜事才会准备。菜茶做起来也不难,就是繁琐。生菜、菠菜、油麦菜、芹菜、茼蒿、包心菜、大蒜、腊肠、五花肉、虾米、粉丝、干鱿鱼……各种菜肉都有自己的“性子”,得分开炒熟。每样青菜单独炒好,盛起。再下油炒五花肉,盛起来放进大碗中。再炒腊肠,盛起。炒鱿鱼干,盛起。接着炒香菇,盛起。最后炒虾米,把刚才炒好的全倒入锅中混炒,加盐再翻炒后盛起。


碗里舀上两大勺菜肉,加煮好的粉丝,然后抓上一把花生炒米,最后淋上一大勺热腾腾的芝麻茶,碗中的各色菜肴瞬间被激发起来,变得丰满,变得美味。热汤里的炒米,兴奋地哼着小调,“吱吱”的声调,宛若在悄悄说着某些味道的秘密。


常住在佛山,每每看到汕尾美食,菜茶的味道就会从舌根泛起来。年快到了,我想我开始想念家乡的味道了。


文学院

李晓琪


7

 萝卜粄 


俗话说“冬吃萝卜,夏吃姜”,除夕吃萝卜粄,是一个顺应时节的好做法。

萝卜方言叫“菜头”,以求谐音“彩头”;萝卜亦有谐音摞步,所谓萝卜白菜就是财越摞越多,一步一财,意愿来年财源广进,家业兴旺

年二十九下午,“大制作”开始了。



刨萝卜丝时选用的常是特大的萝卜,因其象征着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长厚度合适雪白的萝卜丝一丝丝地落入大盆中,我与两个哥哥轮流接力,半个小时后,终于刨满了一盆;将提前泡好的虾干,香菇干与焯好的猪肉条与萝卜丝同炒,加入些许盐,胡椒粉便风味十足,我是没忍住,偷吃了两口馅;


厨房内香气四溢,厨房外艾草的清香也不甘示弱,将艾草与面粉和成小团团,旁边的烧锅里咕噜咕噜地冒起水气,将艾草团倒入锅中,待到浅灰中夹带着点点嫩绿的艾草团从水面冒出头来时,便将它们盛到提前铺好面粉的簸箕中;艾草团引子堆成小山,面粉洒满簸箕,想要它们“交织”成团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,从未尝试过的我积极性一下子兴起,主动担当起和面大任;利用上半身的重力反复将艾草团引子与面粉揉压,十几分钟后,手已经有些用不上力了,”迈迈真的好棒啊,今天多亏有迈迈(我的昵称)”


萦绕在耳边的鼓舞声无形中给我打了一针鸡血,慢慢地,面团已经有百分之九十的形了,体力实在不支,所以剩下的百分之十是由我的五婶完成的;“赶紧叫你哥哥下来包粄”,这一声不止唤来了我的两个哥哥,还喊来了我的几位婶婶,“起,捏,合”三个动作在指尖反复,一个个饱满硕大的粄顺溜地落在铺好薄薄一层面粉的簸箕上,摆满萝卜粄的簸箕给人视觉上带以极大的舒适。



除夕中午,将萝卜粄放入清甜的鸡汤中进行最后的“升华”,撒上绿油的蒜苗收尾,一碗充满年味的鸡汤艾草萝卜粄就完成了,喝上一口热汤,连皮带馅咬下一口,这,就是年。


教育信息技术学院

刘斯迈


制作萝卜粄 /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


 留言活动 

品完以上同学分享的家乡美食

你是否也想展示

珍藏的味道

可以在留言区交流分享

你最喜爱的小城美味


 投票活动 

这么多小城美食

最吸引你的是哪一个呢?

点击下方投票

选出让你心动的小城美食吧

(投票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26日0点)


 好文推荐|点击可跳转原文 

①|小城大爱之一城一美景

②|快看!这是华师青年眼里的2020

③|夜深了,我们想倾听你的故事...



文案|刘沛然 霍姿园 高诗涵

 朱 遥 陈静霞 李晓琪 刘斯迈

图片|刘沛然 霍姿园 高诗涵

  朱 遥 陈静霞 李晓琪 刘斯迈

编辑|李昀姝

初审|赵冠宇

复审|李林昕

终审|向 娟

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会信息宣传部

点亮在看,和小伙伴一起pick喜欢的小城美食吧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